01
患者男,35岁。发热、口腔黏膜溃疡反复发作,抗炎治疗无效,胸骨压痛。瑞氏染色外周血涂片,发现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,如下图,箭头所指的物质是
A.卡波环
B.杜勒小体
C.空泡变形
D.棒状小体
E.豪焦小体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正确答案:B试题解析:棒状小体是白细胞浆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。长约1~6μm,1条或数条不定。棒状小体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幼稚粒细胞浆中较为多见,呈粗短棒状,常见为1~2条;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,以及白血病细胞类型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02
关于淋病奈瑟菌的描述,错误的是
A.氧化酶阳性
B.触酶阳性
C.分解葡萄糖
D.分解麦芽糖
E.DNA酶阴性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正确答案:D试题解析:淋病奈瑟菌生化反应:氧化酶阳性、触酶阳性、分解葡萄糖、DNA酶阴性、不分解麦芽糖。
03
患者男,25岁。发热、腹痛、里急后重、大便次数明显增加、脓血便。大便培养SS琼脂上分离出透明菌落。生化鉴定初筛结果:KIA培养基K/A,产酸不产气,H2S(-),MIU试验结果为(---)。该病原菌最可能是
A.伤寒沙门菌
B.痢疾志贺菌
C.普通变形杆菌
D.大肠埃希菌
E.奇异变形杆菌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正确答案:B试题解析:志贺菌引起的痢疾,典型表现为腹痛,发热,脓血便,综合临床症状及生化鉴定结果,故选B。v
04
乳糜尿检验常用的染色方法是
A.瑞氏染色
B.苏木紫染色
C.革兰染色
D.苏丹Ⅲ染色
E.吉姆萨染色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正确答案:D试题解析:乙醚抽提处理后乳浊程度减轻或澄清并苏丹Ⅲ染色阳性者,可确诊为乳糜尿。
05
试带法测定尿糖时只能检出
A.葡萄糖
B.果糖
C.蔗糖
D.黏多糖
E.乳糖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正确答案:A试题解析:试带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,本法检测葡萄糖的特异性强、灵敏度高。
06
尿蛋白定量检查采用
A.1h尿
B.2h尿
C.3h尿
D.12h尿
E.24h尿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正确答案:E试题解析:24小时尿有利于24小时不同时间内,尿排泄不同的物质如肌酐、蛋白、儿茶酚胺等的分析。
07
pH计中的电极属于
A.酶电极
B.气敏电极
C.玻璃电极
D.离子交换电极
E.汞电极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正确答案:C试题解析:用对氢离子活度有电势响应的玻璃薄膜制成的膜电极,是常用的氢离子指示电极。
08
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
A.溪蟹、蝲蛄
B.淡水鱼、虾
C.淡水螺类
D.海鱼
E.水生植物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正确答案:A试题解析:第一中间宿主为生活于淡水的川卷螺类,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蟹和蝲蛄。
09
关于本-周蛋白的叙述,错误的是
A.又称凝溶蛋白
B.pH在5.0时,加热到40~60℃出现沉淀,继续加热到90~℃沉淀重新溶解
C.主要存在尿中
D.是尿中的重链蛋白
E.加热沉淀法是本周蛋白的筛查试验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正确答案:D试题解析:本周蛋白(BJP)是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,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,当浓度增高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的极限时,可自尿中排出,即本周蛋白尿。酸性尿加热至40~60℃时发生凝固,90~℃时可再溶解,当温度降低至56℃左右,又可重新凝固,故又称凝溶蛋白。尿BJP阳性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、巨球蛋白血症、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等。
10
患儿,5岁。面色苍白、舌痛、舌红3个月。RBC2.4×/L,血片易见巨杆状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,血清铁12μmol/L。最可能的诊断是()
A.缺铁性贫血
B.再生障碍性贫血
C.溶血性贫血
D.巨幼细胞性贫血
E.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正确答案:D试题解析:巨幼细胞贫血为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,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,中性粒细胞胞体偏大,出现分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是巨幼细胞贫血的早期征象。
距离卫生资格中初级考试还有42天!
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随便的成功,一分耕耘一分收获!也许天上真的会有馅饼落下,但是数以亿计的国人,你凭什么以为会砸中你,即便退一万步来说,会砸中你,你又凭什么会安然无恙的接得住!万一馅饼又大又沉,比高空抛物还得劲!岂不是很尴尬!所以,没有人会随随便便的成功!
考前冲刺必做试题
考前必做长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