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体血液流经肾小球滤过作用,形成原尿。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,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,如全部葡萄糖、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,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,剩下的水和无机盐、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。
那么,尿液的理化性质变化,可以预示着身体健康情况,平常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及状态,就相当于在做体检啦!
一、泡沫尿
泡沫的形成,是由于液体含有表面活性剂,表面活性剂为两亲性的有机化合物,即有一个亲水端和一个疏水端,亲水端溶于水,吸附在水的表面,而疏水端聚集在一起,就形成一个个泡沫。如肥皂泡沫,就是因为富含具有清洁能力的两亲性活性物质。还有啤酒,是由于含有从大麦中提取的运脂蛋白,也是这种两亲结构,所以会形成泡沫。
当尿液中蛋白质超标时,称之为蛋白尿,蛋白质具有两亲性,因此可以成为表面活性剂,在尿液表面形成泡沫。
在正常人中,也可见泡沫,尤其是当尿液浓缩时,这种泡沫一般是单层的,量不多。
二、尿液无色
可能是饮水太多的缘故,一般来说,喝的水越多,尿液看起来就越透明。否则,要考虑是否有糖尿病、慢性间质性肾炎、尿崩症等情况。
三、尿液白色
白色尿常见于脓性尿、乳糜尿和盐类尿。
脓性尿是由严重泌尿道化脓感染引起的,常见于肾盂肾炎、膀胱炎、尿道炎等。患丝虫病的人,尿色白如牛奶,叫乳糜尿。
四、尿色米汤样
多发生于儿童,冬季常见。因为原尿中含有较多磷酸盐或尿盐酸,放置后易沉淀变清,属于盐类尿,是正常生理现象,可不用药而愈,多饮白开水即可。
五、尿色黄
尿液黄色、琥珀色或蜂蜜色,甚至是深橙色,这种情况最常见,主要原因有:
1.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,尿就会浓缩减少,而尿色素没有改变,这样小便的颜色就显得很黄。
2.炎症、发热上火水分蒸发过多,或腹泻病人水分随粪便排出过多。
3.食胡萝卜过多,或者服药如痢特灵、大黄、磺胺类药物等,一旦停止服用,随即消失,无需多虑。一些抗生素(如甲硝唑和呋喃妥因)、泻药(卡卡拉或塞纳)和药物(甲氨基酚和甲基多巴)也会导致尿色变深。
4.肝脏或胆囊病变,胆汁不能从总胆管排向小肠,而从尿液里排出来。尿液呈深黄色,像浓茶,这是肝炎的一个信号。
5.黄色混浊的脓尿,泌尿器官化脓的表现。
六、蓝色尿
可见于霍乱、斑疹伤寒、原发性高血钙症、维生素d中毒者的治疗中。
多与服药有关,非疾病所致,如注射亚甲蓝针剂,或者服用利尿剂氨苯喋啶、美蓝、水杨酸后均可出现,停药即可消失,无需多虑。
家族性高钙血症,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,也被称为蓝色尿布综合征。
七、绿色尿
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,或胆红素尿放置过久,氧化成胆绿素时。
1.淡绿色尿:见于大量服用消炎药后。
2.暗绿色尿:服药所致,原因同蓝色尿。
八、黑色尿
1.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人,如恶性疟疾病人,医学上称黑尿热,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。由于血浆中有大量的游离氧、血红蛋白与定氧血红蛋白,随尿排出而造成尿呈暗红或黑色。
2.服药如左旋多巴、甲酚、苯肼等后,也会引起排黑尿,停药后即会消失。
3.阵发性肌红蛋白尿患者,运动后也会排出棕黑色尿,同时伴有肌肉无力,可逐渐发展为瘫疾。
4.还可见于酚中毒、黑色毒瘤、尿黑酸病。
九、棕褐色尿(酱油色):
可见于急性肾炎、大面积烧伤、溶血性贫血、错型输血,尿液棕褐色,甚至如同酱油颜色。
某些人剧烈的运动后,也有类似现象,应降低运动强度。
十、红色尿
尿色变红,多半是尿中有红细胞,医学上称血尿。
1.若伴有鼻出血、牙龈出血、皮肤出血,要考虑全身性出血疾病,如血小板减少、过敏性紫癜、血友病,甚至白血病等,尿血不过是全身出血的一种表现。
2.若伴有发烧、关节肿痛、皮肤损害、多脏器的损伤时,可能为结缔组织性疾病(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结节性动脉炎等)。
3.若伴有高血压、浮肿、蛋白尿时多为肾小球肾炎。
4.若伴有腰腹部隐痛不适,尿急尿频,可能为泌尿系统感染。
5.若伴有腰部胀痛或腹部绞痛,可能为输尿管结石。
6.若排尿不畅、费力、小便滴沥排出,在老年男性,多为前列腺肥大,在中年男性,则要考虑尿道狭窄、尿道结石或膀胱肿瘤。
7.若吃了过多的蓝莓、甜菜,也会使尿液红色或粉红色尿。
每次如厕时瞄一眼,如果你的尿液清澈淡黄,恭喜你,健康!
点滴型白癜风应注意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