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2月4日,即将迎来立春节气,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,立春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,温度慢慢回升,万物开始复苏。关于立春,在民间有不少说法,其中大家基本上都听过的一句“春打五九尾、春打六九头”,意思是立春当天的日子,不是“五九”的最后一天,就是“六九”的第一天,而“五九”和“六九”,则是数九的算法。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,每一个阶段为9天,九九八十一,刚好从一九到九九结束,计算立春在“五九尾”,还是在“六九头”,从上年的冬至后开始算,到下一年的立春结束,查看中间间隔多少天,然后再计算经过了几个九天,实际举例来说,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,年的立春在2月4日,中间间隔了45天,除以9,刚好余5,也就是五九的最后一天,也有间隔46天的情况,那就是六九的第一天,相信大家已经会计算了。关于立春的俗语,由于区域不同,流传下来的有很多,比如“春打五九尾,叫花子撅了嘴”,“春打六九头,穷人不用愁”,单从字面意思分析,如果立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,叫花子也要不到吃的(噘嘴),而立春如果在六九的第一天,即使是穷人,也不要发愁,主要说的是庄稼的收成,我们都知道,以前种地主要靠“天”,天气好的情况下,风调雨顺,庄稼的收成就好,相反,如果出现干旱、多雨或者其他的气象灾害,庄稼的收成没保障,而按照上述俗语的说法,立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,代表当年天气不好,庄稼收成受影响,而立春在六九的第一天,当年的天气不错,风调雨顺,庄稼收成高。不过,由于区域性不同,上述俗语在流转过程中,也出现了相反的结果,比如“春打五九尾,吃油像喝水”、“春打六九头,吃水像喝油”,上述意思相信大家从字面上也能快速了解,和上述2句俗语的含义完全相反,具体为,如果立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,吃油就像喝水一样,而立春在六九的第一条,吃水就像喝油一样,大家都知道,在以前,谁家能天天吃油说明家里很富有,相比水来说,油非常珍贵,因此,用水和油来比喻,说明立春当天的重要性。不过,现在来看,以上这些民间流传下来的俗语,并不是很准确,立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还是六九的第一天,和当年的天气并无直接的关系,庄稼的收成也不再是靠天气所决定,如果想要小麦高产,一系列的关系非常重要,除草、浇水、施肥、杀虫、防病等等,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,即使风调雨顺的天气下,产量也得不到保证。因此,关于立春的一些俗语,比如比如“春打五九尾,叫花子撅了嘴”,“春打六九头,穷人不用愁”,大家简单了解下就可以了,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参考,但更多的还是要依靠科学的管理。最后,问大家一个问题,在你们当地,关于立春有哪些流传的俗语呢?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tuokoux.com/rmlyf/11300.html